“老道外被越来越多人看到,是因为有历史、有文化、有特色,加上地铁开通、政府规划以及网络宣传,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吃”,串联起老道外的前世今生,不仅中国游客喜爱,追随“China Travel”而来的外国游客同样“叹为观止”
越来越多年轻人看中老道外蕴藏的新机遇、新潜能,投身新经济、新业态,激扬青春与活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夜幕下的哈尔滨,安然静谧。松花江畔人流涌动,沿江店铺灯火璀璨。
晚十点,在位于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大泥啤酒馆负责人马文宇习惯性地望向这座百年街区,此时人头攒动、热闹十足,他颇感欣慰。
“前几年,我守在窗边,对着街上拍十五秒的视频发朋友圈,一个人影都没有,被好友调侃说‘这难道不是静止画面吗’,现在‘尔滨’火了、街区变了,咱能不骄傲吗?!”他打开话匣子,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
百年历史的文化积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传承老字号的市井小吃、各大新业态的快速集聚……随着“尔滨”冰雪游、避暑游火爆出圈,素有“千年文脉、百年道外”“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之称的道外区迎来客流高峰。
作为哈尔滨的开埠地,道外区地处哈尔滨东部,毗邻松花江南岸,与道里区隔滨洲铁路相望。全区下辖22个街道、4个镇,总面积618平方公里,人口约80万。据一份来自道外区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刚刚结束的暑期,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日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周末达到6万人次,创下历史峰值。今年上半年,全区住宿业、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5.8%和25.3%。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道外区委书记杨慧告诉记者,聚焦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道外区主动融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携手历史、文化、建筑等领域专家学者,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集中梳理,深挖资源禀赋,丰富业态布局,激发消费潜力,不断提升特色文旅的凝聚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精彩的“中国故事”增添鲜活注脚,为雄浑的“中华文明大合唱”奏响美妙交响。
位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松光里创意书店 杨思琪摄/本刊
流量下的文旅出圈
哈尔滨,满语中意为“晒网场”,曾是一个小渔村。1898年,中东铁路规划建设,哈尔滨被确定为其枢纽和修筑中心,迅速崛起为国际性商埠。在当地流传着“先有傅家店,后有哈尔滨”的说法,不少研究者将傅家店作为城市文化的起源地。
傅家店,位于中东铁路东侧的道外区,本地人称之为“老道外”。早在1890年,山东德平人傅宝善、傅宝山兄弟在此开设了大车店和小药铺,自此这里被称为“傅家店”,后改为“傅家甸”。
哈尔滨市城源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荣焕介绍,因处于中东铁路附属地以外,傅家甸未被划入外国势力范围,因而成为中国居民的集聚地。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闯关东”移民,纷纷来此投亲靠友、合伙投资、开办店铺,会馆、文庙、票号、商行等逐渐兴起。到20世纪初,傅家甸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
老道外的民族工商业者,不仅吃苦耐劳,思想也比较开放。效仿道里区、南岗区的“洋建筑”,也就是现今中央大街上的“外国建筑群”,他们决心建设自己的“小洋楼”。
“中华巴洛克”,是东西交融、中外合璧的形象代名词:“前脸”是巴洛克风格,“进深”是中国传统院落,在欧式建筑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因此成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历经百年,如今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国内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造型别致、古朴淡雅。
“这里热闹的景象犹如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刷到的这句评论,让北京市民孟女士心动不已。暑期,她和爱人、儿子乘高铁来到哈尔滨,把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尔滨”Citywalk的第一站。
孟女士说,每到一个城市,与其打卡一些网红店,她更愿意去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市井气息,去触摸生活的质感。当视频中的古老建筑清晰呈现在眼前,带给她的首先是震撼。
“外观采用欧式轮廓,风情独特;细品则充盈中式韵味,精致灵动。以中式四合院为布局,以西式洋房为骨架,院落间错综相连,古老雕花则是象征福、禄、寿与吉祥之意的蝙蝠、葫芦、寿桃、牡丹、葡萄等,令人惊叹。”她在自己的微博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孟女士一样,无论男女老少,置身街区的游客们驻足、拍照、留念,总能在这里找到共鸣,还有不少游客穿着公主裙解锁旅拍的快乐。
“街区店多了、人多了,这还是我认识的‘老道外’吗!”时隔数年,从南方回家探亲的邱女士再访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直呼“变化老大了”。“小熊阳台”、创意“面包树”、“我爱中华巴洛克”拍照墙……她像初来乍到的游客一般,逐一打卡,还给外地的朋友视频推介。
焕新的不只是老街区的风貌,还有文旅发展的理念。道外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杨丽丽说,抢抓“尔滨热”带来的游客攀升机遇期,道外区抓紧布局,引导“游、娱、食、购、赏”等领域业态接续“上新”,创意餐饮、主题书店、主题博物馆等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拓展。
如今,这一街区包括南头道街、南二道街、南三道街共三条街,分别以古玩和中医、餐饮、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为主要发展格局。据统计,今年初以来,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已累计新增文创产品、茶饮、餐饮等业态商户47家,霸王茶姬、瑞幸咖啡等知名饮品纷纷入驻街区。
“有效客流是开店的核心,我来‘巴洛克’考察多次,觉得这里人气够、有市场。”于先生是一家品牌茶饮的加盟商,相较于进驻商场,他在街区投下的这家店颇具规模,分为上下两层,整个二层都是客座休息区。店铺已运营3个多月,市场符合预期。
这是道外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一个缩影。“尔滨”火了、老道外红了,见证着百年城市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端午节前夕,以“重启百年港埠”为特色的戊通航运码头1919市集启动。春季“开江”、夏季“游江”、秋季“观江”、冬季“戏江”等四大主题项目,旨在打通松花江水上旅游交通,打造一个四季皆宜的游客集散地。航运文创馆、航运研学基地、太空舱观江书吧、后备箱集市等文创业态,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老道外被越来越多人看到,是因为有历史、有文化、有特色,加上地铁开通、政府规划以及网络宣传,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秋果核桃雕刻传承人杨富长的一番话,道出了许多道外人的心声。
鸟瞰道外区 道外区委宣传部供图
匠心里的文脉赓续
7月1日,道外区迎来一座崭新的文化展馆——傅家甸城史文物馆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落成,该馆由哈尔滨城史研究学者宋兴文创办,是一家专门收藏展示老道外人文历史的博物馆。
“把这些老物件、旧史料放回老建筑,就像送它们回家了一样。我想通过原景再现,让更多人了解老道外的故事。”宋兴文说,这是他创馆的初衷,也承载着他这一代人的文化担当。
“真是小时候的味道。”在不远处的“我们的旧时光冷饮厅”,香蕉冰棍、奶油冰棍等满载“80后”“90后”的儿时回忆,老式电视机播放着经典动画片《葫芦娃》……店内装修极具怀旧情怀,把不少游客瞬间拉回童年时代。
漫步街区,身穿长袍、头戴瓜皮帽的手工艺人坐在街边,手里拿着灌满糖浆的锡壶“挥毫泼墨”,顷刻间,一幅形态逼真的糖画便“出炉”了。
作为东北民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道外区像这样的民间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个系列近100个种类。草编、面塑、剪影、相声、吹糖人等传统技艺,逐一定格在老街上,重焕光彩。
谈及美食,哈尔滨本地有句老话,就叫“吃在老道外”。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美食林立的南二道街当属必游的“风味一条街”。
吃上一块“老鼎丰”点心,打包一份排骨包和熏酱,再到园子里听上一段评书大鼓……这里聚集着一大批“百年老字号”和老道外特色餐饮名店,满足着国内外游客的味蕾。
相传在清朝末年,一个名为张仁的年轻人从天津来到哈尔滨,开了一家包子铺。因包子皮薄馅大,远近闻名,“张包铺”在老道外立住了脚。
上午10时,距离开门还有半小时,“张包铺”店外的等位区内,已坐满食客。“大家请进屋!”伴随服务员的招呼声,店内上下两层楼的40多张餐台瞬间满客。
“现在的到店客流较以往翻倍,外地游客占绝大多数。”“张包铺”店长王丽说,暑期店铺日均销售包子达4000个,相较去年同期增加20%,到店就餐平均等位30桌左右。
不仅“张包铺”,排队等位已成为整个街区的常态。数据显示,街区内客流主要集中在11时至12时、17时至19时两个“饭口”,“老鼎丰”“李氏熏酱”“六合顺”等一系列“老字号”餐饮,迎来意想不到的跃升。
为了将美食与建筑融为一体,许多饭店将就餐区摆在街道上、大院里。游客一边赏建筑,一边品美食,回想的是历史风云,萦绕的则是人间烟火。
在“老味”云集的街区,红事会餐饮集团旗下红门御宴、威虎山下铁锅炖两大创意餐饮,于去年9月和今年初相继进驻。体验观大戏、逛集市等古代民俗,变装“穿越”不亦乐乎。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有文化、有场景的新奇体验。”餐厅总经理徐海凡说,这两家店落户道外,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文化底蕴与消费潜力,将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与高端餐饮相融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自营业以来,客流爆满,远超预期,成为新的文旅打卡地。
“吃”,串联起老道外的前世今生,不仅中国游客喜爱,追随“China Travel”而来的外国游客同样“叹为观止”。
来自英国的游客杰凯穿上白色汉服、头戴黑色官帽,沉浸式体验中国古代宫廷宴饮、礼仪、游乐等。“我平时就很喜欢看中国电视剧,在这里体验电视剧中的古代场景,品尝到很多中国美食,仿佛穿越到了很久以前的中国。”
这里的人们越发感受到:老道外不只是道外人的道外,已经成为中国展现文化自信的舞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创意中的无限未来
近年,黑龙江省将创意设计作为四大新兴产业之一,哈尔滨市明确提出“创意设计之都”的发展愿景,道外区则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做足“创意文章”。
今年1月,哈尔滨“80后”书店策展人于冰将目光投向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由她主持改造的中华巴洛克创意设计中心投入运营,创意书店“松光里”开门营业。冬天有“东北土布”背景墙,夏天则竖起“东北振兴靠我了”等创意路牌,不断撩拨着年轻消费者的情绪。
“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我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哈尔滨聚集着48所高校、约70万名大学生,找到年轻人感兴趣的好点子,一定能激发文旅消费新潜力。”于冰说。
如今,这里已成为街区新晋“文化会客厅”,不仅吸引国内众多文化学者到访,相继推出的“串门儿”“东北振兴二厂”“不菜市场”等主题展览,也成为游客打卡逛游、选购特色伴手礼的驻足地。
人气旺了,对青年人才返乡创业的吸引力也增强了。去年以来,于冰的文化创意平台已吸引两名“95后”海归大学生加入。她希望优秀年轻设计师们扎堆“尔滨”,不断研发各类文创产品,创新推出消费场景,既展现历史文化,又满足市场期待,实现商业与文化的双向奔赴、良性循环。
街区里的一幢幢老房子静默无言,一个个到访的后来人正在赋予时空更多新的意义。
一缕细沙、一双巧手,索菲亚教堂、哈尔滨大剧院等城市地标跃然“纸”上。今年是薛以恒和他的工作室迁到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第八个年头,他一直用手中的沙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化。
“就算再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想过离开街区,因为我始终坚信这里一定会火。”薛以恒是一名“85后”,大学毕业后开始以沙画为元素创业。
几年间,沙画生意不断升级,“沙画+灯光”“沙画+香薰”“沙画+八音盒”等文创产品相继问世,受到欢迎。去年冬季,他创作的“祥龙纳福”冰城纪念章登上各大媒体,受到千万网友关注。今年上半年,店内客流量同比增长30%。
道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德宇说,越来越多年轻人看中老道外蕴藏的新机遇、新潜能,投身新经济、新业态,激扬青春与活力。他们改写着老街区的模样,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北三道街33号的胡同里,松光电影院曾给老哈尔滨人留下美好的记忆。为复活文化基因,道外区大力招商引资、整合文化资源,推出相声社、大戏台、影视制作片场等10个文化主题项目。每年春、夏、秋季,还推出评剧、曲艺、东北二人转等传统演艺活动。
周末傍晚,星熠相声剧场座无虚席。演员们换上演出大褂登台演出,观众席上不乏“90后”“00后”。“二三十块一张票,嗑点瓜子,喝点茶水,听段相声,‘班味儿’一扫而空。”常来听相声的市民如是说。
“今天的文化投资,将成为明天的朝阳产业。”道外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晗龙说,从不温不火到持续火爆,中华巴洛克一期和二期平稳运营,三期工程正在推进,将更新改造80个院落、207栋特色建筑,努力打造城市旅游消费和夜间文化聚集区。
按照规划,街区改造将遵循“一楼一策”“可逆性”和“最小干预”的理念,采取“修旧如旧”的复原方式,最大限度保留建筑历史信息,保持街区完整风貌。改造后的街区将贯穿现代设施——上下水、供热、网络、消防、无障碍及智能监控等,设施齐全、使用便捷,既提升街区品质和公共服务,又让历史风情历久弥新。
中华巴洛克工作专班负责人胡燕翔说,未来道外区将进一步建立哈尔滨传统商贸文化体验中心,深度挖掘百年商业老店所蕴含的创业精神、诚信品质,提炼更多民族工商业者的创业故事、创业精神,供后人学习与传承。
赓续城市文脉,憧憬美好未来。眼下,人们在文旅热、投资热中步履不停,踔厉前行。有的将非遗技艺与冰雪文化相结合,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创产品;有的抢抓时机,注册新品商标,不断提高市场知晓度和占有率;有的抓紧装修、蓄势而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亚冬会……
满怀热爱与期待,不远处,将是繁花绽放、活力洋溢的新道外。